一个观察
下面这位妈妈的给宝宝喂饭的心声,相信你也有所经历!
我家娃,从开始学吃饭起,就是我和奶奶轮流追着喂。这孩子,没吃两口,跑去玩玩具;又没吃两口,看电视去;再吃两口,跟小朋友玩去...总之,这家伙吃顿饭,要把我累得喘粗气,浑身是汗,关键是这样喂饭,他还是没吃饱。
更让人忧心的是,久而久之,他竟然对吃饭产生了抵触情绪,一度身体不好,甚至五六岁了,还不能独立吃饭,要一口一口地喂。真不让人省心!
一个感悟
其实,不仅是这位宝妈,纵观身边的宝妈,无一不是追着宝宝喂饭的,孩子吃个饭,不仅耗时长,还得担心他有没有吃饱,遇上孩子挑食,不爱吃饭,更是伤神!
一个对比
大多数的宝宝2、3岁的时候还被大人追着喂饭,耍着性子!看看下面这位国外的宝宝,虽然只是1岁半,却已学会自己穿衣洗澡,还能自己製作早餐、喂狗狗……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。
现在是早餐时间,宝宝开始吃早餐了!
宝宝倒出牛奶泡一泡
好啦,大功告成!
开始美美的享受早餐时光!
当然,还有我的烤麵包
看到这,小良只想说,这要是我家的宝宝那就好了!
关于吃饭,我们看看国外人怎幺对待?
德国
当孩子们刚刚能拿稳勺子时,便要开始自己吃饭,大一点的孩子要和老师一起在饭前摆放餐具,饭后还要自己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。比如,家长去幼稚园接孩子,如果不经意间帮助孩子放水杯、穿衣服、换鞋子等,老师会礼貌但是批评你说:「他自己可以做到,请让他自己做!」
这些在我们看来的小事儿,德国老师却很在意,因为事儿虽小,但挑战了他们的教育原则。
美国
美国人也不给孩子喂饭。他们普遍认为吃饭是自己的事情,要儘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,成人不能连哄带骗地逼着孩子多吃饭。即使孩子由于贪玩,偶尔没有吃饱,对健康的影响不大。但有了教训后,他会记住下次一定要吃饱,吃饭是自己的事情,吃不饱的话就会挨饿。
四大危害
1、影响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建立。
自主进食需要手、嘴、眼的相互协调配合,家长喂饭将使孩子失去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训练的好机会。
2、影响对食慾的控制,孩子更易超重。
喂饭过量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,造成小儿肥胖。
3、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失去吃饭的乐趣。
喂饭时孩子容易不专心,会东张西望、离开吃饭位置跑来跑去、玩玩具、看电视等,而家长催促和逼迫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,使得孩子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,易诱发厌食或挑食。
4、使孩子缺乏自我服务能力和独立性。
孩子认为吃饭并不是自己的事情,而是会让家长开心的事情,不吃饭是可以拿来要挟家长的事件,这种不正常行为将导致孩子认知上的错误,也容易养成依赖、懒惰、生活能力低下、无责任心、害怕困难等坏习惯。
四个建议
1,锻炼宝宝自主进食
1-2岁的宝宝应该开始练习自己用餐具进食。让宝宝练惯用勺吃饭。用双手操作尝试自己吃,这是一种探索行为,是在培养自立能力,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,多对宝宝说「好」「能干」「真棒」等,决不能嫌脏、怕乱加以阻止或训斥。
2,宝宝进食定规矩
宝宝进食时不要玩耍、不要看电视或家长不应追逐餵食。父母要告诉孩子,吃饭就是吃饭,要规规矩矩地坐在饭桌前,定时定量,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玩具的习惯。
3,不强迫孩子吃饭
不要强迫孩子吃饭。宝宝不要吃了,就不要再追着孩子还要喂上几口,这并不能让孩子多增加一些营养,反而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,阻碍孩子长高,也会导致热量过多而肥胖。
4,饭后鼓励宝宝
如果孩子成功地自己吃了饭,饭后父母可以陪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,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的记忆, 就餐气氛要轻鬆愉悦,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。
宝宝喂饭教育健康生长激素增加食慾